(一)生物學因素
在以人為對象的研究中,雙生子、家族和領養研究都表明某些人存在對藥物濫用的遺傳易感性。在一項重要的雙生子研究中,研究者檢驗了環境和遺傳在藥物濫用中的角色。他們調查了1 000多對男性雙生子,了解他們使用大麻、可卡因、致幻劑、鎮靜劑、興奮劑的經歷。研究結果表明,所有這些藥物的應用都有共同的基因影響。先進的遺傳學研究告訴我們,藥物濫用受基因的影響,遺傳因素可以影響人們對藥物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可以部分決定人們是否會成為濫用者。
(二)心理學因素
1.正性強化作用。使用精神藥物的感覺可以說是一種愉悅,人們繼續使用是想再次獲得愉悅的感覺。有關研究已經清楚地表明,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精神藥物都能產生愉悅的體驗。這就是一種正性強化的作用。藥物濫用的正性強化作用和社會背景對人們是否會嘗試該藥物及繼續使用該藥物有一定影響。
2.負性強化作用。除了最初的欣快感以外,很多藥物可以幫助逃避軀體的疼痛(鴉片類)、外界的壓力(酒精)、驚恐和焦慮(苯二氮革類),藥物濫用中的很多人將應用這些藥物作為一種應付生活經歷中不愉快事件的方法。
(三)認知因素
人們在應用藥物的時候希望會出現一種體驗可以影響他們對藥物的反應。有人希望從飲酒中找到掙脫束縛的感覺,那么無論他喝的是不是酒精,他都會表現出一副掙脫了束縛的樣子。這其實是一種對于酒精能產生良好作用的一種期望。這種期望的大小也在左右著人們是否會成為酒精依賴者,也就是認知因素對于藥物濫用的影響。
(四)社會因素
從前面可以了解到,知道或接觸某種藥物是應用以及可能濫用的先決條件,如朋友、媒體的影響,家長的教養方式等。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藥物濫用的發生。研究表明,藥物成癮的父母花在教育孩子身上的時間要少于那些沒有這些問題的父母,這是青少年使用藥物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父母沒有適當監督,他們的孩子就會和支持藥物濫用的伙伴交往,從而導致藥物濫用發生的可能性增大。
(五)文化因素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偏好的精神藥物以及禁止的藥物,文化的因素不僅決定是否可以接受,還可以對藥物濫用和依賴的患病率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例如,在有些文化里,包括韓國,認為某些社交場合男人應該多喝酒,而另外一些國家經濟狀況的窘迫限制了這些藥物的可獲得性,像墨西哥和巴西,這也是這些國家濫用率較低的原因。文化因素不僅影響藥物濫用的發生率,也決定其發病癥狀。研究表明,在波蘭和芬蘭,酒精消耗量較低,而與同等酒精消耗量的荷蘭相比,波蘭和芬蘭因喝酒引起的沖突、因醉酒而被捕的發生率卻較高。雖然對于藥物濫用的文化影響因素的研究還只是剛剛起步,但是文化對于藥物濫用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