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入教資微信每日學習打卡群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我原來在小學是個很愛提問的人,可每次提問都被否定了。記得有一次,一位語文老師在教古詩《春曉》時我覺得有異議,就問老師:“老師,說詩人春天好睡覺,連天亮都不曉得,那他夜里怎么能聽見風雨聲呢?”這位老師不以為然地說:“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當時我還要再問,老師揮揮手讓我坐下,環視一下全班同學,多少帶有嘲笑的口吻說道:“大家說說看,是他對還是老師對?”同學們毫不猶豫地答道:“老師對!”當時我感到很尷尬,竟然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所以,到了中學以后,我很少提問……不像以前那樣“炸刺”了。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角度,分析本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
這位老師的做法違背了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首先,這位老師沒有踐行教師思想行為規范。老師沒有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出發點.面對“我”提出的問題,老師帶著“嘲笑的口吻”給予否定,使“我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這位老師沒有做到尊重學生人格,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其次,這位老師沒有踐行教師言語行為規范。教師要放低姿態,語氣平和、態度和藹地回答學生的問題,而這位老師并沒有與“我”交流,而是用“嘲笑的語氣”否定了“我”的提問。這直接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這位老師沒有踐行教師人際行為規范。教師對待學生要永遠保持愛心和耐心,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而這位老師“不以為然地”否定了我的提問,“當時我還要再問,老師揮揮手讓我坐下”。老師沒有耐心對待學生的問題,與學生的關系仍然保持著師道尊嚴,沒有平等地對待學生。
最后,這位老師沒有踐行教師教學行為規范。教師應熟練掌握所教課程的內容,認真備課.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而這位老師的做法恰好相反,不僅沒有引導學生思考.當學生提出問題時,還給予否定,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使我“不像以前那樣‘炸刺’了”。這位老師束縛或壓抑學生思考和探討問題的主動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和人格,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報考關注:各省2021年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
歷年真題: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在線免費刷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取證班購課即送教材,5大基礎班級教學,給您備考指路,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