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學習遷移產生的客觀必要條件是( )。
A.學生的智力水平
B.學習的理解鞏固程度
C.學習對象之間的共同要素
D.學習的方法
12、群體規范通過從眾使學生保持認知、情操和行為上一致,并為學生的課堂行為劃定了( )。
A.方向
B.范圍
C.方向和范圍
D.紀律約束
13、教師的領導風格對課堂管理有( )。
A.一定的幫助
B.直接影響
C.較弱的影響
D.間接影響
14、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稱之為( )。
A.個別化教學
B.指導性教學
C.合作教學
D.情境教學
1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
班杜拉
B.
奧蘇伯爾
C.
桑代克
D.
布魯納
16、教育心理學發展成熟時期所對應的年代是( )。
A.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以后
C.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紀90年代起
17、已經獲得的知識、動作技能、情感和態度等新的學習影響稱為學習的( )。
A.遷移
B.動機
C.策略
D.技巧
18、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教學策略稱之為( )。
A.指導性教學
B.合作教學
C.個別化教學
D.情景教學
19、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茨基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20、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反對形式訓練說,提出了遷移的( )。
A.相同要素說
B.概括化理論
C.關系轉換說
D.學習定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