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皮亞杰提出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br />27、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br />28、元認知策略的三個方面是相對獨立工作的。(?。?br />29、內化性原則是指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識。(?。?br />30、正式評價指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如談話、觀察等。(?。?br />31、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br />32、課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br />33、根據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動作特點,可將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練四個階段。(?。?br />34、現在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br />35、技能屬于動作經驗,因此,技能也就是認知經驗的知識。(?。?br />36、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課程。(?。?br />37、心智技能表現在認知活動中,主要是指思維活動的操作方式。(?。?br />38、感性知識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br />39、一般來說,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br />40、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節構成。(?。?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