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概括只能是感性概括。( ?。?BR>
27、根據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 ?。?BR>
28、教師期望通過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饋,第三是輸入,第四是輸出。( ?。?BR>
29、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系的意識。( ?。?BR>
30、態度與品德兩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 ?。?BR>
31、示范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通過示范可以使個體掌握某種技能。( )
32、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BR>
33、心理學家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緒輔導方法,認為人的情緒是由人的思想決定的,合理的觀念導致健康的情緒,不合理的觀念導致負向的、不穩定的情緒。( )
34、定勢只可以成為正遷移的心理背景。( ?。?BR>
35、一般說負遷移是暫時性的,經過練習可以消除。( ?。?BR>
36、運算技能屬于一般技能。( ?。?BR>
37、苛勒提出了與完形—頓悟說相對立的學習理論,即嘗試—錯誤理論。( ?。?BR>
38、學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學內容。( ?。?br />39、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 ?。?br />40、特定性原則是指學習策略一定要適于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生的類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