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心理學》模擬試題(3)
適合小學、幼兒園教師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群體間競爭的效果取決于( )。
A.人際關系
B.人際交往
C.班級氛圍
D.群體內的合作
2.教師角色扮演的先決條件是(?。?BR>A.教師角色認知
B.教師角色體驗
C.教師角色期待
D.沒有正確答案
3.少年期指( )。
A.3歲~6、7歲
B.11、12歲~14、15歲
C.6、7歲~11、12歲
D.14、15歲~25歲
4.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時,錯誤的做法是(?。?。
A.課堂練習的布置與教學目標一致
B.練習題的設計富于變化,并有適當的難度
C.教師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
D.只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
5.“學生喜歡我嗎?”“同事們如何看我?”“領導是否覺得我干得不錯”是教師成長歷程中哪個階段的表現?(?。?BR>A.關注自我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6.心理學上“水下擊靶”實驗所支持的遷移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相同要素說
C.經驗類化說
D.關系轉換說
7.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
A.感受與體驗
B.前人經驗
C.記憶的內容
D.信息及其組織
8.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監視及對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復述策略
9.創造活動的原動力是(?。?。
A.個性
B.好奇
C.創新
D.努力
10.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1.已有研究表明,兒童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一般在(?。?。
A.2~3歲
B.4歲
C.5歲
D.7~8歲
12.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學習動力是( )。
A.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期待
B.學習興趣和遠大的理想
C.教師的期待和遠大的理想
D.教師的期待和家長的期待
13.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反對形式訓練說,提出了遷移的( )。
A.相同要素說
B.概括化理論
C.關系轉換說
D.學習定勢說
14.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賈德
C.奧蘇伯爾
D.布魯納
15.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
A.實物
B.圖形
C.詞匯學習
D.事實性知識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