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課程。(?。?BR>2.人格的發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BR>3.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率越高。(?。?BR>4.提出假設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確定假設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符合科學原理。(?。?BR>5.隨著學習的進行,人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不會發生變化。(?。?BR>6.練習中的反饋主要來自于內部反饋和外部反饋兩方面。( )
7.程序性知識主要是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 )
8.關于技能的分類比較經典的是將技能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兩種。( )
9.在早上起床后學習或學習開始時學習重要內容可以克服倒攝抑制的影響。(?。?BR>10.態度與品德作為社會學習的一項內容,可以通過觀察、模仿榜樣的行為而習得。(?。?BR>11.個體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外在環境和自身內在特征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
12.教師的教學策略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
13.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BR>14.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運用。(?。?BR>15.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論屬于聯結學習理論。(?。?/P>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小明的智力發育和學習十分正常,課間同學們都到室外活動去了,可他卻一個人坐在教室里發呆。他不愿和同學們一起玩,漸漸地對周圍環境沒了興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說他是不合群的學生。
請問:
1.小明的這種現象,屬于下列哪種心理狀況?(?。單選題]
A.學生對與人交往根本不感興趣,或因焦慮、擔憂而不能與人交往
B.學生不被同伴所喜愛,與他人交往時遭到拒絕
C.家長過分保護,不讓孩子與他人交往
D.學生本身患有孤獨癥、精神分裂癥
2.作為教師,你認為應該怎樣幫助小明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多選題]
A.查找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鼓勵學生主動交往,并給予相應的強化措施
C.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D.多組織集體活動,創造交往的機會
(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l2分)
某校六年級一女生把一男同學向其表達“愛慕之意”的情書交給了班主任。班主任認為,要嚴肅處理,“殺一儆百”,于是在班會土把這封“情書”公之于眾,結果導致了該男生的休學。
1.這位班主任的做法違背了什么規律和原則?( )[多選題]
A.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B.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頓悟說
D.效果律
2.你認為這位班主任應當如何處理這件事?( )[多選題]
A.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B.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C.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及時檢查,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D.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