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群體間競爭的效果取決于( )。
A.人際關系
B.人際交往
C.班級氛圍
D.群體內的合作
2、內化指在思想上與他人的思想觀念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 )。
A.認知結構
B.價值體系
C.觀念系統
D.策路框架
3、兒童在知道“菠菜”、“蘿卜”和“洋蔥”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概念,這種學習是(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歸屬學習
4、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 )。
A.感受與體驗
B.前人經驗
C.記憶的內容
D.信息及其組織
5、加涅將學習分為智慧技能等五種類型的依據是( )。
A.不同的學習結果
B.學習層次的高低
C.學習情境的簡繁
D.學習水平的優劣
6、( )是一種常用的評價策略。其內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標準收集起來的學生認知活動的成果。
A.觀察
B.案卷分析
C.情感評價
D.測驗
7、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100
B.實際年齡與智力年齡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100
8、學校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主要是通過( )實現的。
A.定勢
B.講解
C.啟發
D.遷移
9、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 )。
A.學習內容
B.學習方法
C.學習過程
D.學習目標
10、首創全身松弛訓練法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1、于1994年受邀在美國教育研究會的專題報告中,精辟地總結了教育心理學十幾年來發展成果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金納
B.奧蘇伯爾
C.加涅
D.布魯納
12、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識
B.自我認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13、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 ),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14、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15、布魯納對( )的教學設計提出了四項原則。
A.啟發式教學
B.情境教學
C.合作學習
D.程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