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6、問題解決的特點是( )。
A.目的性
B.認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7、以下屬于影響遷移的客觀因素的是( )。
A.教師指導
B.學習材料特性
C.媒體
D.認知結構
18、兒童強迫行為的主要表現包括( )。
A.強迫性洗手
B.強迫性計數
C.強迫性甩頭發
D.強迫性焦慮
E.刻板的儀式性動作或其他強迫行為
19、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并把強化分為( )。
A.效果強化
B.直接強化
C.間接強化
D.替代性強化
E.自我強化
20、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是由三方面內驅力組成,即( )。
A.認知內驅力
B.直接的力驅力
C.自我提高的力驅力
D.間接的力驅力
E.附屬的力驅力
21、下列圖形可以衍變成雙向表的是( )。
A.系統結構圖
B.模型圖
C.層次結構圖
D.流程圖
22、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有( )。
A.知識
B.領會
C.應用
D.分析
E.綜合與評價
23、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可以從以下哪幾方面入手?( )
A.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
B.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
C.提供多種變化,促進知識的概括
D.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建立網絡化結構
E.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
24、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學技術包括( )。
A.說服
B.群體約定
C.榜樣學習
D.獎勵與懲罰
25、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體現在( )。
A.公正性
B.客觀性
C.計劃性
D.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