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言語講解在技能形成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定向映象的形成更重要。
2.×【解析】三者是相互聯系的,學生一般先認識自己的任務,然后監視進展情況,并根據監視結果采取補救措施。
3.×【解析】二者是相對的,同一種問題解決方式,對甲可能屬于常規性,對乙可能就是創造性的。
4.×【解析】態度的三種成分一般情況下是一致的,有時也可能不一致。
5.√【解析】健康模式的心理評估關注的是潛能、人的價值的實現程度。
6.×【解析】班級越大,情感紐帶的力量就越弱。
7.×【解析】教學評價是對客觀結果的主觀判斷與解釋。
8.×【解析】題干講的是專家型教師吸引學生注意方的特征。
9.×【解析】常思考這樣的問題的教師還處在關注生存階段。
10.×【解析】以命題形式進行思維是形式運算階段的特征。
11.√【解析】因為在這一水平上要將許多不同的價值標準組合在一起,消除它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開始建立內在一致的價值體系。
12.×【解析】非正式群體對個體進行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主要取決于非正式群體的性質以及與正式群體目標的一致程度。
13.√【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判斷,可以在觀察過程中或結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評價標準不同,檢查單只需做定性判斷,而等級評價量表要做定量判斷。
14.×【解析】題干所指是新教師在課堂練習中的具體做法。
15.×【解析】應遵循由內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師頭腦中的思維方法或思路提煉出來,給學生示范,并要求學生模仿、概括總結,這樣才可以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16.×【解析】提出假設的常用方式是算法式與啟發式。
17.√【解析】自然實驗能較好地反映教育過程中心理現象的真實情況,所以所得結果比較實際。
18.√【解析】心理發展是有順序的,這個順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19.√【解析】自我控制法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身行為改善,強調當事人的個人責任感。
20.×【解析】測量與測驗是對學習結果的客觀描述。
四、情景題
(一)
1.ABC【解析】略。
2.C【解析】題干符合社會觀察學習理論的基本內涵。
3.ABC【解析】略。
4.AB【解析】CD項都過于片面。
(二)
1.A【解析】題干符合復述策略的內涵。
2.C【解析】意義識記是指理解記憶。
3.BC【解析】小學生無意記憶、形象記憶和機械識記占主導地位。
4.ABCD【解析】略。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基礎鞏固練習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