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鮑姆寧將父母教養方式分為專制型、放縱型、民主型三種教養模式,其中民主型教養模式下的兒童最成熟。
2.B【解析】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學生為獲得好名次而學習的學習動機是成就動機。
3.A【解析】略。
4.B【解析】案卷分析是一種常用的評價策略,其內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標準收集起來的學生認知活動的成果。
5.A【解析】略。
6.C【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動機的定義。
7.B【解析】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兒童做對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質獎
勵或表揚屬于正強化。
8.C【解析】一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
9.C【解析】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表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D【解析】學校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主要是通過遷移實現的。
11.D【解析】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威信的重要來源。
12.D【解析】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稱為誘因。
13.C【解析】根據動機產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內在動機是由個體的內部需要所引起的動機。由內在動機支配下行為更持久。
14.B【解析】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
15.D【解析】心理學上,效度可分為效標關聯效度、預測效度、構想效度和內容效度等。其中,測驗題目對預測的內容或行為范圍取樣的適宜性程度,被稱為內容效度。
16.B【解析】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一成長。
17.C【解析】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是對知識的最好復習。
18.A【解析】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相聯系,為未來參加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
動機屬于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19.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選擇的任務難度適中,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難度過低
或過高的任務。
20.C【解析】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標志。
21.C【解析】由問題的定義可知C項正確。
22.C【解析】態度是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23.D【解析】對學習不感興趣是兒童厭學癥的主要表現。
24.A【解析】程序教學的創始者通常被認為是教學機器的發明人普萊西。但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卻是斯金納。
25.A【解析】布魯納對發現教學的教學設計提出了四項原則,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
26.C【解析】略。
27.B【解析】課堂氣氛具有獨特性,不同的課堂往往有不同的氣氛。
28.B【解析】A項,在學校教學條件下,兒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C項,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比較、抽象和概括。D項,根據思維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維可分為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29.B【解析】觀察精確性上有明確提高大約在9歲,一般為三年級。
30.D【解析】根據皮亞杰理論,守恒觀念的形成是兒童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
二、多項選擇題
1.ABDE【解析】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2.ABCD【解析】見教材相關內容陳述。
3.ABC【解析】智力的群體差異是指不同群體之間的智力差異,包括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等。
4.ABC【解析】認知結構屬于影響遷移的主觀因素。
5.ABD【解析】見教材關于學習的心理實質的論述。
6.ABDE【解析】學生學習不但要掌握知識、技能,還要發展智能、培養行為習慣以及修養道德品質和促進人格的發展。
7.ABCD【解析】元認知知識是對有效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來源的意識一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務之前的一種認識。
8.ACD【解析】任何問題都有三個基本成分:起始狀態、目標狀態和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9.AD【解析】創造性問題解決,綜合應用各種方法或通過發展新方法、新程序等來解決無結構的、無固定答案的問題。
10.ABCDE【解析】所謂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故以上選項均為模象直觀。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4下半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題型強化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