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教育心理學既研究學生的群體差異,同時也研究個體差異。
2.√【解析】略。
3.×【解析】認知過程是一個心理過程,在這侖過程中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
4.×【解析】對學習不感興趣、討厭學習是厭學癥的主要表現。
5.×【解析】道德雖有其社會共同性,但在階級社會里,人們的社會關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種社會關系的階級性決定了道德的階級性,表現為各個階級都是以自己的道德觀念來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各階級的道德都是其社會經濟地位的利益的反映。
6.√【解析】略。
7.×【解析】問題解決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即認知操作,如分析、聯想、比較、推論等。僅僅是簡單的記憶提取等單一的認知活動,不能稱之為問題解決。
8.√【解析】略。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中一定有遷移。
12.×【解析】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來的。
13.×【解析】發展到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開始認識到規則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BCD2.A
(二)1.B2.B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4下半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題型強化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