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1.教學設施 2.自我意識
3.懲罰 4.直觀
5.練習 6.自動化階段
7.態度8.醞釀期
9.自我效能感 10.成敗經驗
11.新學材料 12.認知結構變量
13.學習遷移 14.尋求發展
15.預見性
三、判斷說明題
1.答:正確。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會意義,不同性格特征的社會價值是不一樣的。因而性格便成為人與人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答:錯誤。
在概念理解的過程中,變式是從材料方面促進概念理解,比較則是從方法方面促進概念理解。
3.答:正確。
技能中的各種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習慣是自然習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規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則;而技能是通過系統的學習與教學而形成的,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動作經驗的不斷內化而形成的。
4.答:錯誤。
小學生的品德發展是從依附性向自覺性、從外部監督向自我監督、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發展較為平穩,顯示出協調性。在過渡的過程中,存在著轉折或質變的時期,即關鍵年齡。從整體發展來看,關鍵年齡大致在三年級(9歲左右)。
5.答:錯誤。
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學習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會隨學習活動的難易程度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從事比較容易的學習活動,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高些;而從事比較困難的學習活動,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低些。這就是耶克斯——多德遜定律。不僅如此,動機強度的最佳點還會因人而異。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