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性格的差異
性格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例如,謙虛或驕傲、誠實或虛偽、勤勞或懶惰、勇敢或怯懦等等都可稱為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即性格。性格與人的價值觀相聯系,具有直接的社會意義,不同性格特征的社會價值是不一樣的。因此,性格便成為人與人心理世界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小學生的性格還沒有定型,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教育者應緊緊抓住這一時機培養、塑造他們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結構,它的個別差異表現在性格特征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方面。
1.小學生性格的特征差異。關于性格的特征差異,心理學家一般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1)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的態度;對勞動、工作和學習的態度;對自己的態度等,如忠實、坦率、勤勞或狡詐、虛偽、懶惰。它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個體在這幾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識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比如,有的人感知迅速,有的人感知遲緩;有的人以形象記憶見長,有的人擅長邏輯記憶。
(3)性格的情緒特征。指個體在情緒活動時的強度、穩定性、持續性以及主導心境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個別差異。熱情或冷淡、穩定或波動等體現了性格的情緒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現在個體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和調節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覺性、果斷性、自制力以及堅韌性等方面的特征。
2.小學生性格的類型差異。性格類型是指一個人身上所具有的性格特征的獨特結合。換言之,各種性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組合,構成了個人與其他人在性格類型上的差異。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出不同的性格類型。主要有:根據個人心理活動傾向于外部還是內部把性格分為內與外向。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學家榮格依據“心理傾向”,最先提出了內一外向性格類型學說。榮格認為,當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指向外部客體時,就是外向型;而當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指向主體時,就是內向型。在榮格看來,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內向這兩種特征,但其中一種可能占優勢,因而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外向人格的特點是,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熱情奔放,當機立斷,獨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動快捷,有時輕率。內向人格的特點是,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疑慮困惑,交往面窄,有時適應困難。榮格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思維、感情、感覺和直覺這四種基本功能。結合兩種心理傾向可以構成八種性格類型:①外向思維型,這種人尊重客觀規律和倫理法則,不感情用事;②外向感情型,這種人對事物的評價往往感情用事,易憑借主觀判斷來衡量外界事物的價值;③外向感覺型,這種人以具體事物為出發點,容易憑借感覺來估量生活的價值,遇事不假思索,隨波逐流,但善于應付現實;④外向直覺型,這種人以主觀態度探求各種現象,不接受過去的經驗,只憧憬未來,容易悲觀失望;⑤內向思維型,這種人不關心外部價值,以主觀觀念決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獨斷,偏執。易被人誤解;⑥內向感情型,這種人情緒穩定,不露聲色;⑦內向感覺型,這種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在自己與事物之間常插入自己的感覺;⑧內向直覺型.這種人不關心外界事物,脫離實際,好幻想。
根據智力、情緒和意志三種心理機能在性格結構中何者占優勢,把人的性格劃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三種。19世紀英國心理學家培因和法國心理學家查理提出了此種劃分標準。理智型:理智型者以理智衡量周圍發生的事物,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動。情緒型:情緒型者不善于思考,憑感情辦事。意志型:意志型者目標明確,行為主動,具有較強的自制力。除了上述典型的性格外,還有一些中間的類型,如理智意志型。
根據個人獨立或順從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威特金按照兩種對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性格分為順從型和獨立型兩大類。順從型:順從型者易受環境暗示,行動比較依賴,缺乏主見,缺乏果斷性。獨立型:獨立型者有主見,不易受環境暗示。
(二)小學生性格差異與因材施教
1.正確鑒別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為了按照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教育,首先必須正確鑒定他們的性格特征。為此,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性格反映了一個人的社會實質,因而有好壞之分。在考察、鑒定小學生的性格時,必須按照性格特征的實際社會價值,實事求是地評定。
(2)性格特征是穩定的,它總要在人的行為中留下“痕跡”,打上烙印。在考察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時,必須掌握經常反復出現的特征,而舍棄偶然出現的特征。
(3)一個人的性格總是他全部性格特征的統一體,而且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也總是統一的。例如,怯懦的人不可能又是勇敢的人,懶惰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勤奮學習的行為。因此,在考察小學生性格時,既要把他對現實的態度和他的行為方式統一起來看,也要把他的各個性格特征作為一個整體來鑒別。但是,學生的性格是復雜的,其間會出現許多矛盾現象,這就需要抓住學生性格的本質方面,去偽存真,對性格作出全面的鑒定。
(4)性格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小學生的性格正處在形成的過程之中,還不能說已經定型。因此,鑒定小學生性格時,必須考慮他們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發展狀況,絕不能把他們的性格特征看做是已經定型或不可改變的。
2.掌握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因材施教
(1)按照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個性教育。性格是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特征,性格的好壞關系到一個學生整個個性品質的優劣。所以,按照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教育,是個性教育的核心問題。
在個性教育巾,區別小學生性格特征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采取正面的教育措施,發展和鞏固其積極的性格特征,改造其消極的性格特征,對性格、能力和氣質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一個學習勤奮的小學生,對集體工作缺乏熱情,另一個小學生熱心為集體服務,但在學習上不大刻苦。對前者應著重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對后者應進行艱苦學習的教育。這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必將迅速地改造他們性格的消極方面。
(2)按照小學生性格特征加強知識技能教育。小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常常受性格的影響。因此,按照小學生性格特征,采取不同措施施教對加速他們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有重大的意義。例如,一個小學生是熱愛學習的,但獨立性較差,容易受暗示,人云亦云,這就大大影響了他掌握知識技能的質量。如果加強獨立性的培養,引導他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就會迅速提高他的學習質量。
(3)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個別教育。性格培養中的個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性格教育是個別教育的前提。首先是根據對學生性格特征的了解和掌握,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一個小學生對自己比較自信,勇敢,有毅力,但又比較任性和粗暴。另一個小學生缺乏自信,不好表現,沒有主見,但卻有韌勁。當讓二人去完成同樣任務時,對前者就得要求他謙虛謹慎,多向群眾請教,在工作上方法要靈活;對后者則應多鼓勵,培養自信心、獨立性,等等。其次是預見自己的教育措施會在學生心理上引起什么后果。為此,教師要考察學生某些性格特征賴以形成的條件,選擇適合于學生個人特點和學生當時心理狀態的教育措施,這樣才能使性格的個別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