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現代企業管理【本章脈絡】
第二節 企業計劃與決策
一、科學決策的要求與方法(重點)
(一)決策科學化的要求
是否按照科學的思想進行決策,是決策科學化的決定性因素。決策科學化的內容如下。
1.合理的決策標準。
2.有效的信息系統。
3.系統的決策觀念。
4.科學的決策程序。
5.決策方法科學化。
制度化、常規化再加上組織保證是決策方法改進的基本原則。
【例題1.3.5】決策科學化的要求包括( )。
A.合理的決策標準
B.有效的信息系統
C.系統的決策觀念
D.科學的決策程序
E.決策方法科學化
【答案】ABCDE
(二)確定型決策方法
確定型決策的基本特征是指事件的各種自然狀態是完全肯定的,而且經過分析計算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明確結果。確定型決策方法主要包括量本利分析法、線性規劃法和微分法。
1.量本利分析法
又稱盈虧平衡分析法,它根據產品銷售量、成本、利潤的關系,建立參數模型,分析決策方案對企業盈虧的影響。決策者可借助它對方案進行設計和選優。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①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邊際分析理論。
②量本利分析的具體方法:將企業的生產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進行量本利分析的主要問題是找出盈虧平衡點,尋找的方法有圖解法和公式法。
(2)邊際收益分析
邊際收益是銷售收入與變動成本的差額。計算公式為:
D=X(P—C2)
式中,X——銷售量;D——邊際收益總額;——單位變動成本。
在決策分析過程中,進行邊際收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邊際收益可以抵銷固定成本。判別是否盈利的公式為:
D=C1+Pr
式中,Pr——利潤;C1——固定成本總額。邊際收益率是邊際收益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如果已知邊際收益率,那么可直接用來計算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還可分析多品種生產的品種結構等問題。計算公式為:
Di=D/XP
式中,Di——邊際收益率;P一銷售單價。
(3)經營安全狀況分析
企業的經營安全狀況,可用安全余額和經營安全率來表示。
①安全余額是實際(或預計)銷售額與盈虧平衡點銷售額的差額。計算公式為:
L=XP一X0P
式中,XP一一實際銷售額;X0P一一盈虧平衡點銷售額;L——安全余額。
安全余額越大,銷售額緊縮的余地越大,經營越安全。安全余額太小,實際銷售額稍微降低,企業就可能虧損。
②經營安全率是安全余額與實際銷售額的比值。經營安全率在0~1,越接近1,經營越安全,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4)銷售利潤決策和生產方法的盈利性對比分析
量本利分析法可用于確定達到目標利潤的銷售額,進行達到目標利潤的價格決策,還可以用于生產方法盈利性對比分析。
【例題1.3.6】進行量本利分析找出盈虧平衡點的方法,包括( )。(2012年5月四級真題)
A.數軸法
B.公式法
C.比較法
D.圖解法
E.坐標法
【答案】BD
2.線性規劃法
線性規劃法研究的問題:如何在既定條件下使企業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當約束條件表示為線性等式或不等式,目標函數表示為線性函數時,就稱為線性規劃問題。線性規劃的模型是由變量、約束條件、目標函數三者構成的。
3.微分法
微分法適用于那些要在能夠實現目標的各種方案中選擇一個費用最少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的問題。有關方案的費用支出一部分與變量X成正比例關系,一部分與變量X成反比例關系。這兩筆費用之和最小時,方案最優。
【例題1.3.7】確定型決策方法不包括( )。(2012年11月二級真題)
A.微分法
B.量本利分析法
C.收益矩陣法
D.線性規劃法
【答案】C
【解析】C項屬于風險型決策方法。
(三)風險型決策方法(重點)
1.風險型決策應具備的條件
(1)有一個明確的決策目標,如最大利潤、最低成本、最短投資回收期。
(2)存在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方案。
(3)存在著不以決策人意志為轉移的各種自然狀態。
(4)可測算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
(5)可測算出種種自然狀態發生的客觀概率。
2.風險型決策方法
對于風險型決策,有收益矩陣、決策樹、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應用最廣泛的是收益矩陣和決策樹。
【例題1.3.8】選擇風險型決策的前提包括( )。(2010年5月二級、三級真題)
A.有一個明確的決策目標
B.存在兩個以上可供選擇的方案
C.可測算出種種自然狀態發生的客觀概率
D.可測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
E.存在著不以決策人意志為轉移的各種自然狀態
【答案】ABCDE
(四)不確定型決策方法(重點)
1.悲觀決策標準
按照“保守”態度采用“小中取大”法(或稱“不利中求有利”準則),又稱“華德決策準則”,即寧可把情況估計得壞一些,先選取各方案收益最低值,經比較,再從中選一個收益最高或最有利的方案,該決策穩妥可靠。
2.樂觀系數決策標準
又稱赫威斯(HurWitz)準則。決策者根據市場情況和個人經驗,預先確定一個樂觀系數a作為主觀概率,然后選出每個方案的最大和最小損益值。用乘以最大損益值,加上(1-a)乘以最小損益值,作為該方案的期望收益,比較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大者為最佳方案。a一般取0.667。
3.中庸決策標準
此種方法是由決策者先對各方案的自然狀態作出最樂觀的、最保守的以及最有可能的三種估計,然后再將計算出的期望值進行比較、選優。
4.最小后悔決策標準
此種方法是“后悔值大中取小”法,又稱薩凡奇(Sayag)決策準則。它以各方案機會損失的大小來判斷方案的優劣。所謂機會損失,是指由于市場上出現高需求而決策采取較保守方案,或者市場出現低需求而決策采取投資較大的方案所造成的收益差額。
5.同等概率標準(機會均等標準)
又稱拉普拉斯決策標準。它認為在沒有理由說明哪個事件有更多的發生機會時,只能認為它們發生的機會是均等的。這時各種自然狀態的概率就是1/n,以此概率去計算各方案的期望值,比較后選擇期望值大的方案作為決策方案。
章節考點: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章節考點與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