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群體中大多數人意見一致時必然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迫使個別人不敢發表反對意見,即使發表了,也“成不了氣候”,不能影響從眾的現象。( )
32、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
33、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泛化是對事物相似性的反應,分化則是對事物差異的反應。( )
34、測驗的效果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多次測驗分數的穩定和一致程度。( )
35、小學高年級兒童已經擺脫了具體事物的束縛,能在抽象水平上認識道德觀念。( )
36、“獨自一個人不敢做的事,在群體中就敢做了”屬于去個性化現象。( )
37、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小學生都達到了形式運算階段。( )
38、小學不同年級的抽象邏輯思維三種形式發展是不平衡的,從發生上看最先是概念。( )
39、一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不同的觀念,這表明其思維具有變通性。( )
40、通過學習。個體的行為和能力應當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