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學中的教學環境是指社會環境。( )
2.學習準備是一個報考的發展過程,主要是指橫向的維度。( )
3.性格具有直接的社會意義,也是人與人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 )
4.在通常情況下,課堂氣氛可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
5.任務分析指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為彼此相聯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 )
6.行為塑造法的優點是可使獎勵的數量與學生良好行為的數量、質量相適應。( )
7.創造性與智力二者是相互獨立的。( )
8.態度與品德兩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 )
9.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應以非正常學生為主,對于正常學生沒必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
10.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 )
11.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 )
12.班內學生對教師的課堂行為會形成定型的期望,他們期望教師以某種方式進行教學和課堂管理。( )
13.教師期望通過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饋,第三是輸入,第四是輸出。( )
14.在確定測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時,常用的三個指標是信度、效度和強度。( )
15.根據研究結果,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在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教學評價三方面存在差異。(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教師在板書生字時,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與相異部分分別用白色和紅色的粉筆寫出來。請問:
1.你是否贊成這種做法?( )[單選題]
A.贊成
B.不贊成
2.依據心理學相關知識,教師的這種做法符合什么規律?( )[多選題]
A.知覺選擇規律
B.感覺的相互作用中同時對比規律
C.刺激泛化與分化規律
D.練習律
(二)(本大題1小題。共6分)
在一個班級中,忽然來了一位從地震中幸存的學生。這位學生身心受到了嚴重的創傷,為此張老師交代同學要善待他、幫助他以及愛護他,張老師同時也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他身上,對他呵護備至。最后,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這位在地震中受到傷害的學生日益開朗起來。
這則材料中張老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多選題]
A.暗示教學法
B.情境教學法
C.愉快、成功教學法
D.講授法(三)(本大意1小題,共7分)
一位同學課堂發言精彩,教師說:“表揚他!”同學一起豎起大拇指說:“你真棒!”
請問,你如何評價這位教師的表揚方式?( )[多選題]
A.這種表揚方式是教師們對肯定性評價的初期嘗試
B.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學生的評價方式更多元化
C.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D.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精神,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