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2.C【解析】各種心理機能所能達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達到成熟水平的時期等因人而異,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長于數理運算,有人善于言辭。
3.D【解析】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4.D【解析】本題考查學習期待。
5.B【解析】具體遷移也稱為特殊遷移,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具體的、特殊的經驗直接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中去。
6.D【解析】略。
7.B【解析】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8.C【解析】桑代克認為問題解決就是不斷嘗試,使錯誤逐漸減少的過程;苛勒認為問題解決是一個頓悟的過程;杜威認為問題解決是分階段、循序漸進的。
9.B【解析】動機的激活功能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
10.C【解析】這些都是學習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11.A【解析】真正的創造是指產生了具有人類歷史首創性成品的活動。
12.B【解析】奧蘇伯爾認為,影響接受學習的關鍵因素是認知結構中適當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可利用性。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
13.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14.D【解析】在技能形成的練習過程中,其進步情況用練習曲線(學習電碼的練習曲線)表示。
15.A【解析】略。
16.B【解析】略。
17.D【解析】準確的結果反饋可以引導學生矯正錯誤動作,強化正確動作,并鼓勵學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18.B【解析】提問是精細加工策略的一種重要方式。
19.C【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紐厄爾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問題解決啟發式策略。
20.B【解析】培根根據智力、情感、意志等三種心理機能把人的性格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榮格根據個人心理活動傾向把人的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阿德勒根據獨立和順從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為獨立型和順從型。
21.C【解析】可利用直接發生和間接發生兩條途徑培養學習動機,其中考慮如何使學生原有學習需要得到滿足是利用直接發生途徑。
22.B【解析】道德情感是個人道德意識的構成因素,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對現實的道德關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為等所產生的愛憎、好惡等心理體驗。
23.D【解析】根據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狀態水平,可以將課堂氣氛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對抗的三種,題干所述屬于對抗的課堂氣氛。
24.C【解析】去自我中心表明兒童逐漸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意識到別人持有與他不同的觀點,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修正自己的看法。這是與別人順利交往、實現社會化的重要條件。
25.B【解析】教師威信反映的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與信譽,有威信的教師勢必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這是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
26.C【解析】略。
27.C【解析】奧蘇貝爾主張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學習,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材料應該是經過仔細考慮的、有組織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加以內化,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它可以而且也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
28.C【解析】略。
29.A【解析】計劃決策職能是教學管理的首要職能,是指通過調查研究,預測教學工作和教育發展的未來,確定教學管理的政策方向和教學管理目標,制定和選擇方案,綜合平衡,作出決策。
30.D【解析】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類型是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
二、多項選擇題
1.ADE【解析】鮑姆寧根據控制、成熟的要求、兒童與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養水平等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分為專制型、放縱型和民主型。
2.BDE【解析】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強化分為三種即以上選項。
3.ABCDE【解析】略。
4.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義可知ABC選項均對。
5.ABCDE【解析】略。
6.ABCDE【解析】略。
7.ABCD【解析】客觀題目具有良好的結構,對學生的反應限制較多。學生的回答只有對、錯之分。以上選項均為客觀題。
8.BDE【解析】教學評價和測驗測量既相區別、又相聯系。測量、測驗是對學習結果的客觀描述,教學評價是對客觀結果的主觀判斷與解釋,教學評價的主觀判斷必須以客觀描述為基礎,測量和測驗的結果必須通過教學評價來判斷。
9.ABC【解析】略。
10.BCD【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標準化都屬于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熱點專題: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題型強化練習 巔峰沖刺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