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美國發起課程改革運動的著名心理學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華生
D.布魯納
2.青年初期是世界觀( )
A.形成時期
B.初步形成時期
C.初步成熟時期
D.成熟時期
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 )
A.構造一種完形
B.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C.形成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
D.對環境條件的認知
4.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形成。利用( )主要應考慮的就是如何使學生原有學習需要得到滿足。
A.直接發生途徑
B.直接轉化途徑
C.間接發生途徑
D.間接轉化途徑
5.( )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于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A.重組性
B.順應性
C.同化性
D.具體
6.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 )
A.推理學習
B.原理學習
C.命題學習
D.公式學習
7.言語在不同的階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與原型操作階段,其作用是( )
A.鞏固與進一步概括動作表象
B.標志動作并組織活動的進行
C.改變動作方向
D.外部言語轉化為內部言語
8.以下屬于元認知計劃策略的是( )
A.設置學習目標
B.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
C.測驗先做簡單題目
D.考試時監視自己速度和時間
9.“利用紅色可以做什么”屬于( )發散思維。
A.用途擴散
B.結構擴散
C.方法擴散
D.形態擴散
10.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和傾向,它是( )
A.比較不穩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約的
C.時穩時變的
D.比較穩定的
11.關于考試焦慮癥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考試焦慮癥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和觀念就可以了。
D.系統脫敏法是治療考試焦慮癥的方法之一
12.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能力上的差異并不能決定他們能否成功掌握教學內容,而是在于他們( )
A.學習積極性
B.學習自覺性
C.要花多少時間
D.智力水平
13.在群體壓力下,成員有可能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這就是( )
A.集體觀念
B.從眾
C.服從大局
D.集體凝聚
14.( )是衡量一個測驗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15.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通過師資訓練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與職業修養稱為教師的( )
A.教師素質
B.心理素質
C.教學能力
D.教育機智
16.學習的主體因素,指( )
A.學生
B.教師
C.教學手段
D.教學環境
17.中學心理學的性質是( )
A.自然科學
B.社會科學
C.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以社會科學為主
D.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以自然科學為主
18.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茨基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19.布魯納認為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現,以下不屬于他提出的呈現方式的一項是( )
A.動作表象
B.圖像表象
C.符號表象
D.情感表象
20.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
A.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B.工作動機與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交往動機與榮譽動機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