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與上級領導的關系及處理
1.教師與上級的關系。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教師與上級領導是特殊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教師與領導都是教育、管理他們的老師;對于教育集體來說,教師和領導都是教育工作者,屬于一種特殊的同事關系;而就工作性質而言,教師與上級領導之間卻有著明確的領導與服從的關系。在教師的人際交往中,處理好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作為教師,要支持領導工作,理解、體諒領導者的難處。學校領導應是非分明、獎懲公正、實事求是、公道正派、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教師群體教育的合力,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
2.教師與上級關系的處理。在教師的人際關系中,處理好與上級領導的關系是教師心理適應的重要內容。
(1)教師要尊重、服從領導,積極配合領導工作。這是學校發揮整體功能的要求,也是民主集中制的體現。學校是一個大系統,教師是系統中的一個成員,如果每個教師都是脫離領導核心的游離分子,那就不能形成一個具有凝聚力的整體,學校就不可能辦好。個別教師自恃一專之長,以此為資本,對領導布置的工作挑剔、要挾,也有的以自己學歷高、資歷深而不尊重年輕領導。這些都會影響到學校決議的有效實施,影響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教師在認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關心學校工作,如實向學校領導反映學校決策實施后的情況,及時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對領導工作中的失誤,也要實事求是地提出中肯批評。在執行領導布置的工作和任務時,行動要快,真抓實干,善于動腦,總結經驗。
(2)領導要尊重、愛護教師和信任教師。學校領導制定每項制度前,都要充分聽取廣大教師的意見,尊重他們想法。當教師思想有錯誤時,領導要及時提出批評,但態度要中肯,友善。領導要及時與教師溝通,相互交流意見和建議,共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領導也要向教師虛心學習,努力成為教學、管理的內行。一個人的認識和接受能力有限,領導者也未必樣樣精通。除了管理學校要務外,很重要的就是要虛心向廣大教師學習。在工作上遇到問題,不懂就問,努力使自己成為教學、管理方面的內行。
(二)教師與同事的關系及處理
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除了教師與學生關系外,大量存在、經常遇到的一種人際關系。由于教師與教師之間共處于一個職業群體,從事共同的工作,扮演相同的角色,因此他們形成了一種以教師為職業紐帶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同事關系必然會給自己在工作、事業等各個方面帶來成功。教師問有著共同的利益,有著共同的行為規范,雙方對所從事的職業也有著認同感,因此,搞好教師之間的關系對學校、學生和教師自身都有好處。
工作上要團結合作,相互學習。雖然每個教師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個體性的,并且專業分工也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每一位教師都對學生身心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因此,教師之間要協調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全面發展一代新人的任務。由于專業、年齡、經驗、性別的不同,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特長。教師之間,要善于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互相提高。
生活上要加強交流,誠懇相助。雷鋒曾經說過“對待同事要像春天般的溫暖”,滿腔熱情地從各個方面幫助同事,是良好同事關系的重要內容。在生活上,當同事患病或家庭發生困難時,應該熱情誠懇的表示關心,從物質、精神上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
教師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有重要意義。第一,孩子對學校的態度通常受家長的影響。當家長對學校和學校的教師感到滿意時,他們的孩子就很有可能遵守學校的規則,在學校有良好的表現,并對學校的鼓勵和支持有積極的反應。第二,從法律意義上講,家長應對學生負責因
此教師應把學生在校的表現和學習情況隨時隨地通知他們。第三,家長對教師來說是寶貴的可用資源,他們會主動花時間輔導自己的孩子,幫助教師打印材料,并就某一個主題和孩子分享他們的經歷。第四,在某些情況下,當學校的獎勵和懲罰措施的力度不足以鼓勵學生有令人滿意的表現時,需要家長配合為孩子制定一個新的教育計劃。那么,如何處理好這種關系呢?
1.教師與家長應建立平等的關系。教師是一名普通的從業人員,與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一樣,從事教育這項工作,只不過是社會分工,社會角色不同罷了。因此,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只有平等才有溝通的可能;只有平等雙方才不會落人誤區.形成扯皮、推諉、瀆職狀態。教師和家長都是以教育好學生為共同目標的,因此必須建立在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礎上。教師、家庭兩者之間的紐帶是學生,連接點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培養學生心智全面和諧地發展;促進學生個體和社會的協調統一和全面發展。
2.教師和家長要有良好的溝通習慣。教師與家長的和諧溝通,除在平等的前提下,更強調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監護人進行教育。這是基礎教育領域評價家長及其家庭教育的法律依據。同時《教育法》第三款指出:“學校、教師可以對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這也就從法律的角度明確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系。一般來說.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了如指掌,不僅熟悉他們的思想品德、學習狀況,而且熟悉他們的性格、愛好,了解他們的愿望與要求。如果教師能經常和家長保持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就有利于掌握學生的情況,能把握第一手材料,使學校的教育在家長的配合下做到有的放矢,達到良好的教育。
3.充分認識教師取得家長支持的優勢。美國教育部的《強壯的家庭,強壯的學校:建立學習的社會合作》(1994)一書中引用了這樣一項研究來說明教育中家庭的重要作用:“30年的研究說明,家庭大量的參與學生的學習與教育質量的提高,及為每個學生創造一個安全、有秩序的學習環境是極為重要的。”格林伍德和海克曼認為,家長參與教育的優勢表現在:①較高的學習成績;②促進學校對學生的關注;③學生和家長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④學生高的學習水平;⑤家長對教師的滿足。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