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人際關系的原則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紛繁復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期望各不相同,每個人的交往動機也有著巨大差別。教師人際關系好壞,雖然受到職業特點和教師自身特點的影響,但采用什么樣的原則來處理教師的人際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如果能運用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就會有好的人際關系;反之,人與人的關系就會僵硬、疏遠,甚至產生矛盾。所有人際關系溝通理論都強調良好的溝通取決于兩個前提:一個是溝通雙方自身所擁有的對人際關系的理解和理念;另一個是雙方溝通技巧運用的有效性。教師的人際關系同樣存在普遍關系溝通的普遍規律,需要教師來遵循。
1.交互原則。社會心理學認為,我們在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確立與維持當中必須首先遵循交互原則。因為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認同和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我們、喜歡我們。別人喜歡我們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支持他們。人際交往中喜歡與厭惡、接近與疏遠是相互的。在一般情況下,喜歡我們的人,我們才去喜歡他們;愿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愿意接近。而對于疏遠我們、厭惡我們的人,我們的反應也是會疏遠或厭惡。用句老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別人對我們做出一個友好的行為,對我們表示接納和支持,我們也會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回答。
2.互利原則。在人的行為中,大多數的交往是互利的,互利不僅只包括金錢、財物、服務,更多地包含著情感、尊重等。也就是說,人們都希望人際交往是值得的。如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知識,得到關心、支持、幫助或是感情有所依托等。不值得的交往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的交互關系也沒有理由去維持。不然,我們就無法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希望被人所關心,所吸引是人的共同需要。因此,人際交往時,必須考慮到他人的需要,做到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自我價值保護原則。大量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證明,任何一個人其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存在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我評價、學生家長評價以及同事領導的評價,對教師都有著很深的影響作用。教師的品格意志、道德面貌、情感態度、學識能力和言行舉止都會對人際交往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與人交往中應尤其注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注意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學生、家長都是教師交往的對象,他們不但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而且能夠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教師的工作表現,對教師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會產生積極影響。
注意同事、領導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教育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以及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同事和管理者對于教師的工作有著更深刻的共鳴和更準確的理解。所以他們的評價是重要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從同事的評價中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和經驗,對于改進教育教學和自身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4.相容原則。心理相容原則要求教師在工作中促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同事之間,心理上相互認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心理相容是教師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保證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急躁;多一點包容,少一些爭吵。這已成為人際交往的座右銘。作為學生來說,只有在心理上承認、贊同,愿意接受教師,才能對教育內容認同、相信、信服。學生接受教育影響有三種心理形式:遵從、模仿、暗示。有一位教師講過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一個春天的早上,正上語文課,一個女生遲到了,并且落落大方地站在門外。這位老師順口問了一句:“怎么遲到了?”眾目睽睽當中,這位女學生居然說:“春眠不覺曉。”轟的一聲,教室里爆發出一陣大笑,教學秩序被打亂。這位老師沒有發怒,依然微笑著,柔柔地對她說:“沖著你詩意的回答,我原諒你的遲到。”事后這位老師說,如果缺少寬容之心,教師的人格魅力很可能就在一次次小小的師生沖突中喪失殆盡。
(二)教師人際交往的技巧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從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藝術修養開始,將人際交往藝術注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同樣,教師要提高與同事、領導的交往關系,也要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技巧,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增添光彩。教師人際交往的技巧有很多,這里僅談一些具體的技巧。
1.語言的重要性。在交往過程中,語言不僅擔負著傳遞信息的功能,而且是激勵或抑制交往成員情緒的重要手段。據統計,一般人每天用于講話的時間是1小時,這樣累計下來,人一生中用于講話的時間長達兩年半。如果記錄下來,便是1000部每部400頁的巨著。作為吃“開口飯”的教師,一生中講話的數量遠不止上述數字。因此,語言在教師的交往中,尤其是師生交往中顯得尤為重要。
(1)幽默。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幽默也是人類面臨困境時減輕心理和精神壓力的方法之一。幽默能使人忽略人生挫折、不幸帶來的痛苦,化消極為積極,幫助人樂觀地面對人生。
案例分析
有一次,我上公開課,在黑板上板書生字時寫錯了一個字,自己沒有發現,仍然那么投入地上課。有一個學生突然站起來大聲說:“老師,你寫的那個字錯了。”緊跟著又有一個學生喊了起來……可也就在這時,發現這一切的我不僅一點也不慌亂,反而極幽默地說了一句:“哇。我們班的同學太仔細了!這就叫細致入微,這就叫意想不到,想不到我們的同學那么認真,要想難倒你們真不容易。”說完,我從容地抹去了錯字,把正確的字板書了上去。教室里又恢復了正常!
恩格斯認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的優越的表現。幽默是人際關系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人們喜歡幽默的交談者,喜歡聽幽默的話語。在教學中,具有幽默感的教師一走進學生中間,學生就會感到快樂;溝通也就順暢而有效果了。
可見,幽默是一個人個性特征中重要的、積極的因素。一些調查也證明,學生喜歡的教師人格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2)委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和情感有時會出現不一致。在師生溝通中.教師有些話雖然完全正確.但學生卻因礙于情感而難以接受,這時直言不諱的語言效果就不一定起積極作用。如果把話語磨去些“棱角”,變得軟化一些,使對方在聽話時感到自己被人尊重,就會縮短心理距離,易于接受教育。
(3)含蓄。在溝通中有時因某種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達得太清晰直白.需要含蓄的表達。
(4)反語。中國古語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有時,運用反語會提高交往的效果。
2.學會贊美。心理學家研究發現,95%的人喜歡被贊美,尤其是在別人面前被贊美。能夠與他人成功合作的人,大多是善于贊美他人的人。鋼鐵大王卡耐基曾說過:“我認為我最大的本錢就是能鼓舞別人的工作熱忱。而鼓舞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個別加以賞識、贊美和鼓勵。”
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名學生:贊賞每一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贊賞每一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每一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贊賞每一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教師贊美學生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1)贊美應是真誠的.但不能太廉價或過度。
(2)贊美學生時.不能隨便把學生相互比較。
(3)對低年級學生適合公開表揚,對一些高年級學生適合私下贊美,使用耳語或輕聲告知的方法。但對一些帶有導向性、典型性的學生行為,教師應有意識地公開加以表揚、贊美。
(4)贊美的語言要隨機應變。
(5)贊美與獎勵要結合。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特點的學生,教師的獎勵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紀念章、星星、學習成果的公開展示.也可以允許學生參加某種活動,如游戲、球類比賽、看電影等。
3.換位思考。一個成功的交往秘訣就是思考問題的時候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全面、成功。例如,如果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平時的習慣,還有他們的思維能力,就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來教學,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學生學習興趣也就產生了。這時,引導學生的思維跟著課堂走,把他們的思維拴在你講課的思路上,“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活了,課堂紀律也活了,也就不存在課堂紀律秩序不好的問題了,這堂課也就成功了。
4.學會傾聽。一般而言,人們都希望自己所說的話能有人聽,這能給人以極大的心理上的滿足。有人說:“會說,顯示的是你的能力;會聽,顯示的是你的修養。”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人際交往中,會聽,不僅僅是顯示修養而已。會聽,還顯示出聽者對信息傳遞者的接納,甚至承認、喜歡信息傳遞者。信息傳遞者也就會對聽者產生同樣積極的態度,進而促進良好的人際交往發生。另外,傾聽者的積極態度也保護了信息傳遞者的自我價值,這也有利于人際交往的進一步發展。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