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體概念與抽象概念
根據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屬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為具體概念與抽象概念。
1.具體概念。具體概念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例如,給幼兒呈現香蕉、蘋果、皮球、口琴等物,要求他們分類。如果他們將蘋果與皮球歸為一類、香蕉與口琴歸為另一類,這說明他們是根據物體的形狀(圓形和長形)分類,由此形成的概念為具體概念。
2.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指按事物內部的、本質的特征形成的概念。如果幼兒將上述的香蕉與蘋果歸為一類,口琴與皮球歸為另一類,說明他們是根據事物的內在特征進行分類的,由此形成的概念為抽象概念。
(二)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關系概念
根據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屬性的數量及其相互關系,可分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關系概念。
1.合取概念。合取概念指根據一類事物中單個或多個相同屬性形成的概念。這些屬性在概念中必須同時存在。例如,“毛筆”這個概念必須有兩個屬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寫字的工具”。如果只有前一屬性,可認為是毛刷;只有后一屬性可認為是鋼筆或圓珠筆等。這種概念是最普遍的,如鳥類、水果、動物等都屬這種概念。
2.析取概念。析取概念指根據不同的標準,由單個或多個屬性的結合形成的概念。例如,“好孩子”這個概念,可以結合各種屬性,如“熱愛集體、拾金不昧”是好孩子,“熱愛勞動,肯為大家做事”也可稱為好孩子。
3.關系概念。關系概念指不是根據事物的特征和屬性,而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的概念。例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都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對關系形成的概念。
(三)前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
根據概念形成的途徑,可分為前科學概念和科學概念。
1.前科學概念。前科學概念又稱為日常概念,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人際交往和個人積累經驗的過程形成的。日常概念受個人生活范圍和知識經驗的限制,概念的內涵中包含著事物的非本質屬性,存在片面性,甚至有錯誤。例如,小學生認為昆蟲不屬于動物或蘑菇不屬于植物就是如此。
2.科學概念。科學概念指在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概念,如學生學習某門學科的定義、定律、原理等。
(四)單獨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
根據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為單獨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
1.單獨概念。單獨概念指關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只有一個事物,如“渤海”、“弗洛伊德”、“遼寧師范大學”等。而它的內涵又有概括的性質,它是人們有關某一特定事物的各種知識經驗的概括。
2.普遍概念。普遍概念指關于一類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全部同類的個體,如“鳥”、“車輛”等。
3.集合概念。集合概念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組成的集合體,如“花束”、“詞匯”等。一個集合體所具有的屬性并不一定為它的組成部分所具有。
(五)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據概念的人為性,可分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1.自然概念。自然概念指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決定的,如在自然科學中,聲、光、電、分子、原子等概念。
2.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指對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擬,它是由實驗者人為地將事物內部的各個屬性結合起來而制造的一種概念。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