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有兩種理論解釋了概念的因素構成以及這些因素的相互關系:特征表說和原型說。
(一)特征表說
特征表說認為,概念是由定義特征和概念規(guī)則兩個因素構成的。概念的定義特征和特異特征共同構成概念的語義特征,但只有定義特征才代表一個概念必須具有的本質特征。概念規(guī)則是指具體整合這些定義特征的規(guī)則,包括肯定、否定、關系、合取、析取等。一般認為,概念規(guī)則在抽象程度上要高于定義特征,對概念規(guī)則的學習也更為困難。特征表說認為,人們頭腦里的概念就是由定義特征和概念規(guī)則有機結合而成的。
(二)原型說
原型說認為,概念是由原型和范疇成員的代表性程度構成的。原型是指最能說明概念的典型實例。例如,在想到“鳥”的概念時,人們通常會想到麻雀,而不大會想到鴕鳥和企鵝。說明麻雀的代表性程度是最高的,它就是“鳥”概念的原型。范疇成員代表性的程度是指屬于同一概念的同類個體可容許的變異性,也即其他實例偏離原型的容許距離。例如,鴕鳥、企鵝與麻雀盡管都屬于鳥類,但它們并不能在同等程度上代表鳥的概念,麻雀的代表性程度要高于鴕鳥和企鵝。羅施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向被試呈現(xiàn)屬于不同語義概念的許多語詞實例,要求他們就其代表相應概念的程度做出等級評定,結果得出了概念的原型和范疇成員代表性的程度。例如,椅子和沙發(fā)是家具概念的原型(或最佳實例),而櫥柜和床則是偏離原型距離較遠的實例。當然,這里也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影響。此外,用反應時做指標的實驗還發(fā)現(xiàn),被試對語句“椅子是家具”回答“對”所需的時間少于回答語句“床是家具”所需的時間。可見,概念的原型是概念的這樣一種實例,與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員相比,它具有它們中更多的共同屬性,也就是說有更多的屬性是其他成員共用的。概念容許其實例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異,但原型是核心。原型為這些各具特點的眾多實例組成一個整體提供了基礎。概念就是由原型和范疇成員代表性的程度兩個因素構成的。
從表面上看,特征表說和原型說是矛盾的,但可能分別有利于說明不同的概念:特征表說對于說明科學概念可能是合理的,但原型說對于說明日常概念或前科學概念顯然更加合理。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