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人的心理活動支配參與和調節之下完成的,為此,心理學就必須完成以下基本任務:
1.描述和測量人的心理活動。人的心理活動若不能夠被描述和測量,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時甚至會被看成是完成任意的,主觀自決的,不受因果規律支配的,絕對自由的。為此,心理學首要的任務是描述和測量人類的心理現象,尋找其規律性。例如,心理學通過各種各樣的測量,揭示人類遺忘的規律、注意的廣度和穩定性、氣質、性格的類型和智商高低等等,找出其規律性。心理學所使用的測量工具有兩種性質:一是可行性(可信度),即所測量的數據不應該在測驗時有大的變化;二是有效性(效度),即這個測驗必須能測量想要測量的東西。例如,用化驗血型來測量一個人的智商,盡管每次都得到相同的數據(可信度),但是這種測量不能真正測出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缺乏效度),因為它與智力并無關系。
2.解釋和說明人的心理現象。解釋和說明人的心理活動,實際上就是找出產生所觀察到的心理現象的原因。例如,影響心理的因素很多,它包括環境因素、機體因素和心理因素等.而心理學研究就是查明這些因素的變化與心理活動的確切關系。解釋與說明還包括把已知事實組織起來以形成與事實相符的說明,也包括就事件之間的關系提出需要證明的假定。例如,有的小學生在上課期間,注意力經常不易集中。究其原因,并非是“多動癥”或心理異常,而是符合其心理活動規律的。小學生的有意注意的穩定性,最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否則就會開小差。因此,作為教師,在一節課內應該有準備地對待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
3.預測和控制人的心理狀態。科學的重要作用在于預測和控制。掌握了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就能根據客觀現實的需要去預測和控制心理活動。例如,心理學家根據學生的一般智力就能夠比較準確地預測這個學生的作業成績。另外,了解了影響心理活動的因素,就能夠盡量消除不利因素,創造有利因素,改造和控制個體的行為,使活動效率提高。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