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是信息傳遞和接受的過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相互作用。
(一)交往過程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信息源是信息傳遞的發送者,可以是個體或群體,它使傳播的信息符號化,然后將符號化的信息發送出去。沒有信息源就沒有人際溝通。
信息——信息是溝通的內容,如果沒有內容,溝通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信息渠道——信息渠道是信息的載體或媒介,即信息通過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從信息源把信息傳遞給接受者。常用的信息渠道有對話、動作、表情、廣播、電視、電影、報刊、電話、電報等。
接受者——接受信息、理解符號、做出反應的個體或群體。
(二)人際交往的信息溝通模式
在人際交往中,信息由發送者發出,如圖10-1所示,通過信息渠道傳送給接受者,其間還需要發送者將有意義信息轉化為符號信息,接受者將符號信息還原為意義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信息傳遞的過程。因此,信息的轉換在信息傳遞中是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

信息的轉化有兩種基本操作:編碼和譯碼。編碼即發出信息者把要傳送的意義信息編織成一定的符號,可以是語言文字、表情、動作等。譯碼是信息接受者在接受到信息后把符號化的信息還原為意義信息。在編碼前,信息發送者首先要對自己的想法加以解釋,充分理解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編碼,把自己的想法轉化為可表達的形式。在譯碼后仍然是解釋,理解其意義,轉換為可接受的信息。在解釋過程中,信息傳遞雙方必須具有共同的知識經驗才能理解一致,避免發生歧義或成為無意義的信息。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