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認知、動機、情感、態度和行為等。認知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人與人的交往首先是從感知、識別、理解開始的,彼此之間不相認識、毫無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際關系;動機在人際關系中有著引發、指向和強化功能。人與人的交往總是源于某種需要、愿望或誘因。無緣無故、彼此沒有需要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人際關系的;情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調節因素,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體驗,如滿意或不滿意、喜歡或厭惡等,人們正是根據自身情感體驗不斷調整人際關系;態度在人際交往中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在交往中無時無刻不覺察到別人的態度,也無時無刻不對別人表現出某種態度。態度可以直接影響人際關系的建立、形成和發展;行為是人際交往的交往手段。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認知因素、動機因素還是情感因素、態度因素,都要通過行為,即言談舉止、表情姿勢等外部動作表現出來。
認知、動機、情感、態度及行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際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礎、動作特征、感情色彩、態度傾向和行為方式,從而表現出人際關系的不同層次和發展水平。
1.低層次、低水平人際關系。它是建立在個人需求、好惡、愛恨基礎上的人際關系。其思想基礎薄弱,顯示出脆弱、膚淺、表面、被動等特征。
2.中等層次、一般水平的人際關系。它是建立在共同的社會目標和一定行為規范基礎上的人際關系。其思想基礎比較牢固,顯示出團結合作、友好互助以及較穩定持久的特征。
3.高層次、高水平的人際關系。它是建立在對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的認識基礎上,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和志向,動機高尚、行為規范并能根據社會的客觀需要加以理性調節。這種人際關系穩定、持久,能經受各種嚴峻考驗,是我們所需要建立的良好人際關系。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