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要想做一名好教師,教師本人不僅需要具備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質,而且需要具備教師職業所需要的特殊品質。( )
2.課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 )
3.綜合是指對所學材料作價值判斷的能力。( )
4.當個人對行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觀估計減少時,成功的誘因值也會減小。( )
5.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
6.形式訓練說是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為依據的。( )
7.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傾向性。( )
8.場獨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威特金。( )
9.視覺聯想主要是通過運用聯想、假借意義來幫助人們對聯系的記憶。( )
10.根據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動作特點,可將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練四個階段。( )
11.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概括只能是感性概括。( )
12.特殊遷移的范圍比一般遷移的范圍廣。( )
13.特殊兒童的教育必須要注意內容、技能和環境的變革。( )
14.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班杜拉。( )
15.社會自我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形態。(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蓉是:“蓋房子、造倉庫、建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修花壇、打狗、敲釘、壓紙”,學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畫寫字、磨紅粉當顏料、練功、墊東西、吸水……”
1.三名學生中小方的思維具有一定的( )。[單選題]
A.流暢性
B.定向性
C.獨創性
D.變通性
2.三名學生中小希的思維就有更高的( )。[多選題]
A.流暢性
B.定向性
C.獨創性
D.變通性
(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以下是兩位教師用“一起”造句的兩種不同設計:
設計一:(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獨立準備
(3)指名交流
設計二:(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獨立準備
(3)小組長組織交流人的句子,選出最佳句子
(4)小組內修改,練說最佳句子,準備參加班級交流
(5)各小組匯報交流,評出最佳句子
1.你認為哪種教學設計更好?( )[單選題]
A.設計一
B.設計二
2.設計二屬于哪種學習方式?( )[單選題]
A.傳統學習方式
B.合作式學習方式
C.探究性學習方式
D.自主性學習方式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