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
2.關鍵期:這是個體早期生命中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3.操作整合:操作技能形成的一個階段,在該階段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4.完形訓練: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驟,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5.創造性: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能力或特性。.
四、簡答題
1.由于認知內驅力是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因此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有利于培養新的學習需要。為此,教師應耐心有效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精心組織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課堂教學,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了解到知識的價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識、探究更深問題的愿望。
2.課程表是使課堂教學有條不紊進行的重要條件,它的編制首先應盡量將語文、數學和外語等核心課程安排在學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節課,將音樂、美術、體育和習字等技能課安排在下午。其次,將文科與理科、形象性的學科與抽象性的學科交錯安排,避免同類刺激長時間地作用于大腦皮層的同一部位而導致疲勞和厭煩。
3.首先遷移對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其次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的有效途徑;最后,遷移規律對于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4.我國心理學家通常按照個體在一段時期內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點和主導活動,將個體的心理發展劃分為8個階段。即: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7歲);童年期(6、7~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后)。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