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或現象都是由一些部分或成分組成自己的整體結構。人的心理現象也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國內學者楊麗珠等人研究表明,小學生人格測評結構由4個維度11個特質構成:維度一:認真自控,是指小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嚴謹、踏實、持之以恒,以及對自身行為的控制能力,包括認真有恒、自制穩重、攻擊反抗三個特質。該維度是我國教師對小學生人格進行評價的重要尺度。其中,認真有恒主要表現為學習、做事計劃性強,踏實認真,有恒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等,這是教師非常看重的一個人格特質,也是預測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指標;自制穩重是指小學生在同伴和師生交往中表現出的沉穩、自控、容易管教等心理品質,具體表現為易于接受老師的管教,對老師禁止的事情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在活動中能夠謙讓他人等;攻擊反抗主要表現為小學生在同伴交往中做出的頂撞、辱罵、推搡等言行。維度二:智能特征,是指為了成功解決問題而具有良好適應性的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聰慧性、協調能力、自我表現、交際能力四個特質。該維度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長期重視的主要因素。其中,聰慧性是小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出的創新、好奇等心理品質及對自身能力的確信感,具體表現為興趣廣泛、表達能力強、上課踴躍發言等;協調能力主要表現為在同伴交往中善于發現問題及調節同伴之間矛盾的能力品質,這不僅是小學生在同伴交往中敏銳性的體現,同時也是處理與他人矛盾的能力表現,這有可能成為兒童未來領導能力的最初體現;自我表現是指小學生力圖展現個人才華,希望獲得關注的傾向,主要表現為具有較強的表現欲,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喜歡展現自己的成績等;交際能力是指小學生與陌生人初次交往時能夠很快與之建立一定的情感聯系的能力或傾向。
維度三:情緒性,是指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反應,包括開朗活潑、敏感焦慮兩個特質。其中,開朗活潑主要表現為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開朗、快樂,愿意與同伴在一起玩耍等;敏感焦慮是指當小學生面對競賽、考試等應激事件時表現出緊張、逃避的心理傾向。進入小學后,兒童的主導活動由游戲轉化為學習,因此消極情緒主要表現在學習、競賽等活動中。此外,小學兒童的社會性交往增多,他們在同伴、師生交往中受挫后也會產生消極情緒。這也為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進行人際交往輔導提供了理論依據。
維度四:親社會性,是指小學生在交往中表現出的被其所處社會認可的積極態度和行為,是我國兒童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方面,包括同情利他、合作盡責兩個特質。其中,同情利他表現為同情弱者,關心、幫助他人的傾向和行為;合作盡責主要表現為在活動中愿意與他人合作,做事負責,對他人的委托盡心辦理等。親社會性維度的確立,進一步證實了兒童人格結構中具有社會性的成分,表明兒童的人格與社會性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綜上所述,智能特征、認真自控、情緒性三個維度從智能、意志、情緒三個方面建構小學生的人格,而親社會性作為人格特征的集中體現,在小學生人格結構四維度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內部所包含的核心成分——品德,對小學生人格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品德發展的好壞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人格其他方面的發展,也影響到個體的社會性發展。
小學生的人格發展是在生物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經過兒童自身的內化得到發展,生物因素為人格的發展提供的一定的物質前提,家庭、學校、社會等外在環境為兒童人格的發展和完善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制約和影響到兒童人格發展的進程。
遼寧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