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2.D3.D4.D5.D6.D7.A8.C9.A10.B11.D12.A13.D14.D15.A
16.B17.A18.B19.D20.B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E2.BCD3.ABcDE4.AD5.ABCD
三、填空題
1.140
2.贊可夫 《年齡與教育心理學》 M.B.加梅佐
3.小學教育心理學
4.教材 語言 班級
5.接受學習
6.有意 主動 記憶策略
7.具體形象思維 抽象邏輯思維
8.激發求知欲 變化教學情境 配合學生經驗
9.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 道德行為
四、辨析題
1.(×)。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比納量表》。
2.(×)。片面,影響知識應用的因素有: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水平、智力活動水平、課題性質。
3.(√)。
4.(√)。
5.(×)。道德雖有其社會共同性,但在階級社會里,人們的社會關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種社會關系的階級性決定了道德的階級性,表現為各個階級都是以自己的道德觀念來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各階級的道德都是其社會經濟地位和利益的反映。
6.(×)。學習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過分強烈的學習動機往往使學生處于一種緊張的情緒之下,注意力和知覺范圍變得狹窄,由此限制了學生正常的智力活動,降低了思維效率。因此學習動機存在一個動機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