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一)
某公司是以制藥為主業(yè)的公司,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均由創(chuàng)建人張先生一個人擔任,財務總監(jiān)是張先生的妻子,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是張先生的弟弟,市場營銷方面的負責人也是張先生的親戚。在公司的各種決策中,張先生常常是說一不二,其他的人都比較順從。近年來隨著公司規(guī)模的擴大,張先生對問題的把握也越來越不好,公司因此失去了好幾個重要的市場機會。張先生請專業(yè)的咨詢機構解決遇到的問題,咨詢機構建議張先生對管理層進行改革,改變過去那種家族式的管理,引入團體決策,采用現代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并在公司的決策中使用德爾菲技術。經過一年實踐,公司發(fā)展勢頭很好。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81.關于改革前的該公司管理狀況的說法,最恰當的是( )。
A.該公司管理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符合“差序格局”的概念
B.假如該公司的決策由管理團隊來做的話,效果一定會比由張先生一個人做更好
C.該公司采用的是團體決策的方法
D.該公司的決策方法適應性強
◆82.關于咨詢機構建議該公司引入的德爾菲技術,正確的說法是( )。
A.這種方法是一種成員見面討論的方法
B.決策中團體成員以匿名方式獨自完成問卷
C.這種方法能夠避免人際沖突
D.這是一種不利于激發(fā)參與者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
◆83.關于該公司使用的團體決策,說法錯誤的是( )。
A.團體決策往往比個體決策更可靠
B.團體決策有時候會出現少數人把持的現象
C.團體決策不會出現個體屈從多數人意見的現象
D.團體決策中的“團體極化”就是指團體的決策更加冒險
◆84.該公司進行團體決策時可能會出現“團體思維”,關于團體思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團體成員的提議會得到大多數團體成員的贊成
B.在團體思維情形下做出的決策往往是失敗的
C.克服團體思維現象的方法之一是邀請局外人參與決策
D.產生團體思維現象的原因是團體成員感受到了信息性的壓力
(二)
某公司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六月已經進行了兩次校園招聘,但招聘周期快要結束了,人力資源部趙經理向王總經理提出了進行第三次校園招聘的請示。趙經理愁眉苦臉地說:“前兩次人力資源部去招聘,收的簡歷本來就不多,通過面試的很少。而且最終的錄用方案需要用人部門主管決定,所以錄用名單是回公司后確定的。由于入校招聘與發(fā)放錄用通知之間的時間間隔過長,結果不少應聘者資料缺失,聯系方式不明確,發(fā)了錄取通知書后都沒有回音了,打電話也聯系不上。萬一他們不來報到那可怎么辦呢?所以只能選擇一些沒有去過的院校,再進行一次校園招聘了。”王總經理問:“再去招聘時間是否來得及?這次校園招聘還會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你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這三個問題讓趙經理愣住。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85.與其他招聘來源相比,在校學生的特點是( )。
A.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B.容易被塑造與培養(yǎng)
C.具有熟練的崗位技能
D.較為穩(wěn)重和可靠
◆86.在前兩次校園招聘中,A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問題是( )。
A.面試管理不成功
B.沒有采用招聘金字塔模型,進行招聘規(guī)模管理
C.沒有選擇招聘渠道
D.沒有對招聘時間進行管理
◆87.為了避免校園招聘中再次遇到類似前兩次的情況,人力資源部的正確做法是( )。
A.建立詳細的應聘人員信息庫
B.分析影響大學生報到的因素
C.減少發(fā)放錄取通知書的比例一
D.縮短面試與發(fā)放錄用通知的時問間隔
◆88.在進行錄用決策時,人力資源部的恰當做法是( )。
A無須征求用人部門主管意見,由人力資源部直接做出現場錄用決策
B.將所有招聘與錄用資料存檔,以備查詢
C.尊重用人部門的意見,讓用人部門參與面試活動
D.關注那些被拒絕的應聘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