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含義和特征
1.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含義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一些社會關系時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即必須遵循的基本規范和指導思想。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直接決定了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性質,是勞動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體現。
2.勞動法基本原則的特點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勞動法律部門中具有指導性、綱領性的法律規范,而不是調整勞動關系運行中的特定事項或勞動關系當事人某一特定行為的具體規定。
(2)不同的法律部門有著不同的基本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反映了所調整的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勞動法律部門的本質和特點。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著高度的穩定性,只要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基本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4)基本原則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對各項勞動法律制度均具有約束力。
(二)勞動法基本原則的作用
1.指導勞動法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保證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統一、協調。
2.指導勞動法的實施,正確適用法律,防止出現偏差。
3.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助于勞動法的理解、解釋,對認識勞動法本質有指導意義,可以彌補勞動法律規范可能存在的缺陷。
【例題1.2.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直接決定了( )的性質。(2012年5月三級真題)
A.勞動法律事實
B.勞動法律制度
C.勞動法律事件
D.勞動法律關系
【答案】B
(三)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1.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的原則
(1)勞動權的含義
勞動權是指法律保證的有勞動能力的公民能夠參加社會勞動并因勞動而產生或與勞動有密切聯系的各項權利,包括平等的勞動就業權、自由擇業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保護權、職業培訓權等。平等的就業權和自由擇業權是勞動權的核心。
【例題1.2.2】勞動權的核心內容包括( )。(2013年11月二級、2011年5月四級真題)
A.平等就業權
B.勞動報酬權
C.休息休假權
D.自由擇業權
E.職業培訓權
【答案】AD
(2)勞動權保障
①基本保護。指對勞動者的勞動權的最低限度的保護,即基本權益的保障。
②全面保護。指對勞動者權益和權能的保護,包括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法定權益和約定權益,無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哪個方面,無論是勞動力的所有、占有、交換、使用等哪種權能,勞動法都給予全面保護。
③優先保護。指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利益都給予合法保護的同時,優先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勞動者。
【例題1.2.3】保護勞動者勞動權時,應該優先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于( )的勞動者。(2013年5月三級真題)
A.特殊地位
B.優勢地位
C.稀缺地位
D.弱勢地位
【答案】D
2.勞動關系民主化原則
(1)勞動者有依據法律的規定享有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有通過工會、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
(2)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有就勞動關系事務和生產經營事務進行平等協商的權利。
(3)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享有集體協商權和共同決定權。
(4)政府制定或調整重大勞動關系標準應當貫徹“三方原則”,即政府、工會和企業家協會(雇主協會)共同參與決定或聽取工會和企業家協會(雇主協會)的意見。
(5)用人單位制定重要規章制度涉及勞動者利益的,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重大處罰等事項應當通過一定形式聽取工會意見。
(6)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應當貫徹“三方原則”。
(7)在勞動關系領域的其他方面,工會享有廣泛的參與權、知情權、咨詢權等。
【例題1.2.4】政府制定或調整重大勞動關系標準應當貫徹“三方原則”,其中三方指的是( )。(2012年11月三級真題)
A.行業協會
B.政府
C.企業員工
D.工會
E.企業家協會
【答案】BDE
3.物質幫助權原則
物質幫助權是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就業機會時有從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勞動者的物質幫助權主要通過社會保險來實現。社會保險作為物質幫助權實現的主要方式,具有社會性、互濟性、補償性等特征。
【例題1.2.5】對勞動者而言,物質幫助權主要通過( )來實現。(2010年5月二級、三級真題)
A.社會保險
B.社會保障
C.社會救濟
D.薪酬福利
【答案】A
章節考點: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章節考點與習題匯總